還真是羞慚的說~~~(掩面
婆婆來汶萊前,還膚淺地有一刻以為,如此富有的汶萊,應該大部分住宅都是「別墅」吧?沒想到,汶萊的「別墅」,可在水上呢。
位於斯里巴加灣市中心的「甘榜亞逸(Kampong Ayer)」(馬來文「甘榜亞逸」的意思是「水上村莊」),是汶萊一個獨特而歷史悠久的水上村落,村落所有建築都是沿着汶萊河而建造的;
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一片建在水上的美麗木屋群。
這個水上村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個世紀以前,據信它是東南亞最古老的水上村落之一,估計至少建於1000年前,最初是作為一個貿易樞紐而建立的,因其位於河流沿岸,十分便利交通和貿易;
1521年,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探險家Antonio Pigafetta訪問Kampong Ayer時,更將其譽為「東方威尼斯」呢
延伸閱讀:
汶萊市區半日遊 & 甘榜亞逸(Water Village)探索之旅
Kampong Ayer由42個相連的高蹺木屋組成,通過由木頭搭建的通行棧道相互連接,將千多戶住宅、清真寺、餐廳、商店、學校以及醫院串連起來,自成一個設施完善的社區,是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鄉之一。
導遊說現時在裡面居住的村民大約有萬多人,而村民以多種方式謀生,如捕魚、手工藝、木材採集、造船和織布等等…
而水上村落亦曾經是金匠、銀匠、細布編織或者是造船等傳統工業的中心地帶。
水上的士碼頭位於Yayasan Sultan Haji Hassanal Bolkiah購物中心前面的河岸上,從這裡乘船到Kampong Ayer的單程只需1汶萊元;
婆婆在網上查到,水上的士全天候24小時營運,在海濱旁邊的小碼頭可以找到船家接載。
我們乘搭水上的士過河,約數分鐘的船程,就到達水鄉嚕~~
Kampong Ayer的木屋採用傳統馬來房屋的風格,最高更可以達到兩層樓般高,木屋被設計成能夠承受潮汐升降引起的損壞和壓力;
由於大多數木屋都是私人建造的,因此其設計和顏色都是獨一無二的,屋子太美麗啦
有些居民備有私人船隻
正如剛才老人家說到,水上村莊內設有公共服務設施:
這幢建築物就是Kampong Ayer的消防局了~為所有居民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這幢則是水上村莊裡的清真寺 —— Al-Muhtadee Billah清真寺(以蘇丹博爾基亞的長子命名的)。
村民可以透過木板路進入清真寺朝拜。
村莊內太大怎麼辦?怎麼分辨區域?
原來,村內建有「涼亭」,導遊說那是「碼頭」,像眼前的就是2號碼頭。
到埗啦~~~
漫步在吱吱作響的木板路上,婆婆感到很神奇,這裡的房子雖然有點陳舊,然而卻帶來一種獨特、寧靜的遺世感覺,與汶萊河對岸瀰漫著商業感的城市中心截然不同。
我們被安排到其中一家民宅裡參觀,了解汶萊水鄉居民的傳統生活方式。
外觀是傳統的木屋,裡面卻是使人驚嘆的「別有洞天」;
屋裡十分現代化,備有供電以供冷氣機、衛星天線、網絡系統運作不說,裝潢也是非非非常的富麗堂皇、精巧雅致的說!!!
這個「家訪體驗」包括嘗試汶萊傳統糕點~~~
婆婆不吃甜點,只喝茶就好了
除了品嚐糕點之外,屋裡也有放售手工藝品和自家炸的蝦片。
喵喵在屋外休憩~~~
還有剛出生的喵寶寶。
雖然隨時日變遷,Kampong Ayer漸漸變得破舊,許多原村民亦已搬出而遷到市中心居住,但仍然有不少村民更喜歡村落傳統的生活模式,選擇不遷居;
近年來,汶萊政府重新開發Kampong Ayer的許多地區,透過改善村裡的基礎設施和衛生環境,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
歷經多個世紀的發展與延續,Kampong Ayer仍然保留著汶萊傳統獨特的居住文化,是當地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及歷史地標;
要是想要了解當地人的生活環境,婆婆推薦大家不妨來這個美麗迷人的水上村落遊覽看看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