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把小倉城套票的三個景點遊完,壓軸的,便是位於小倉城旁邊,屬於小倉城範圍的「八坂神社」嚕。
1617年,小倉初代藩主 細川忠興將當時位於京都的社殿遷移到小倉,並改名為「祇園社」(八坂神社的前身);至明治時期,「祇園社」被改稱為「八坂神社」,並於昭和九年遷座到現在的小倉城内,由古至今一直作為聚集人民信仰的存在。
(「八坂神社」的大鳥居)
順序把小倉城套票的三個景點遊完,壓軸的,便是位於小倉城旁邊,屬於小倉城範圍的「八坂神社」嚕。
1617年,小倉初代藩主 細川忠興將當時位於京都的社殿遷移到小倉,並改名為「祇園社」(八坂神社的前身);至明治時期,「祇園社」被改稱為「八坂神社」,並於昭和九年遷座到現在的小倉城内,由古至今一直作為聚集人民信仰的存在。
(「八坂神社」的大鳥居)
【 門司港車站介紹/租借單車方法 | 遨遊門司港單車之旅 】
門司港,是婆婆(在旅遊書)一見鍾情的美麗地方;儘管路線與原來的行程背道而馳,不過幾經掙扎後,還是決定抽一天特意前往;最後,這一天不僅沒有帶來失望,而且更是變成這趟旅程中:最滿意、最深刻、最喜歡、最舒暢、最留戀、最不枉此行、最依依不捨的地方。
某:如果要給予評分,這一天值多少粒星星呢??
婆婆:星星?不,已經是銀河的級別了
@圖片轉自網絡
享譽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的熊本城,前身是室町時代阿蘇家的隈本城,後來至1607年由名將加藤清正重新築城改建而成;在安土桃山時代,豐臣政權入主肥後國後,此城即成為當地藩主的官邸,面積達九十八萬平方公尺。
歷經戰爭破壞後重建的「熊本城」,即使熬過了人禍,卻避不了天災;於2016年4月14日,熊本縣發生多起震度逾6級的地震,其中16日的主震規模更強達7.3級;飽受摧殘的熊本城,除了天守閣的瓦片剝落,多處城牆石垣及建築更因地震而崩塌,受到極大破壞。
因為某些回憶,「熊本城」是婆婆一直想要參觀的地方;然而當想法還未能實踐的時候,2016年的熊本大地震,卻暫時帶走了這座銀杏名城。
儘管現時熊本城並不開放,婆婆還是在這趟九州之旅中選了一天,帶著滿滿的不捨、惋惜、憐憫,前去熊本實踐這晚了的追憶。
靠近港口的門司港絕對是個百看不厭的地方不管是充滿歐洲風格的建築、洋溢藝術感的設計,還是彌漫著樸實和藹氣息的小海峽,都是門司港獨有的魅力。
因為想要暢遊門司港,所以租借單車了;
由於想要感受門司港,因此參加遊船了。
西海岸遊船,也是一個很好玩的經歷。
還記得婆婆駕著「電動寶馬」第一次經過「海峽Plaza」時,當時廣場上正在舉行音樂會,聚集了許多聽眾;(由於只是在遠處回望,沒能看得清楚)看見被人流簇擁的海峽plaza,婆婆還一度以為它是個甚麼厲害的音樂廳咧XDD(因為有海景
「海峽Plaza」位於門司港側旁,由東、西兩館組成,館內外進駐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店舖:餐廳、工藝店、雜貨店、手作店、土產店、音樂盒體驗館……是個集中購物、娛樂、飲食的綜合型商城;
廣場旁邊有個小碼頭,主要提供門司港海峽觀光的遊覽船服務。商城長期人流不斷,觀光遊客絡繹不絕,可說是門司港最熱鬧、最有人氣的地方了!!
還記得婆婆在熊本住宿的晚上,因動漫而結交了一位和家人來旅遊的廣東朋友;她告訴我,是次來日本最最最感興趣的,就是位於熊本「下通」的兩層式動漫店,打算明天(第二天)一早便出發前往。朋友向我請教了交通方法之後,我倆便開始侃侃而談關於動漫的大小事,聊至深夜才各自回房。
後來來到了「小倉」,婆婆是多麼多麼的扼腕…… 要是早點知道,就可以在她還未回國前告訴她:就算行程不順道,也一定要來小倉阿!
這樣說,是因為小倉有一幢樓高七層的動漫專屬商場,當中四層全部都是出售動漫精品的商店,五六樓則是內藏超過五萬本漫畫、舉辦不同展覽的「北九州市漫畫博物館」;要是她來到的話,一定會幸福得不捨得離開唄。
這幢讓人非常非常幸福的動漫商場,名叫「あるあるCity」。
自問婆婆不是鐵道迷,然而每次卻會被「鐵道館」的魅力吸引而進場朝聖。(呵呵難道這就叫做抵抗不到的緣份A_A?(被巴)
(正色)在門司港車站附近,有一幢建於明治時期,古舊典雅的赤煉瓦建築;這幢建築是九州鐵道的起點,亦是鐵道歷史的終站,這裡是「九州鐵道紀念館」。
「一八九一年,九州鐵路的起點誕生於此。」
現設於門司港駅外的「九州鐵道紀念館」於1891年由博多遷移至此,館內除了有許多關於九州鐵道的歷史展品外,更展出多輛充滿歷史回憶的退役九州火車,非常珍貴。
「三柱神社」建於文政九年,由九代柳川藩主 立花鑑賢公創建;
神社內供奉著被稱為「西國第一強者」、身經百戰的武將:初代柳川藩主的 立花宗茂公、其夫人、以及岳父 戸次道雪公 三位祭神,因而亦稱作「三柱神社」。
@圖片截自官網
從西鐵 柳川站向前直走,到達第一個路口後往左轉;(會有路標指示)
前往「水前寺成趣園」,是婆婆在這趟旅程中掙扎了最久的決定—— 想去,是因為不想從下午開始便留在購物區;卻步去,是因為實在被這個看起來無止盡的庭園嚇怕了(這幾天走了太多路),而且烈日當空……
當然最後婆婆還是去了。
「水前寺成趣園」位於熊本市中央區,可是說位於中央區卻又不算很「中央」,畢竟從「(10) 熊本城」上車到「18 水前寺公園」站下車,也需要15分鐘車程。
有時候,婆婆真的很佩服日本的車站大樓的設計,無論是機場客運大樓、JR駅站大樓、抑或是長途巴士總站,總之都一定會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絕對不會悶倒客人」。
也許是滿滿的手信街、美食街、購物街,還是像「博多巴士總站」那樣,簡簡單單,集合消費、娛樂、美食、閱讀等元素的商場;使無數車站大樓變成——即使不是「特地來的景點」,但也是「不捨得離開的停留點」。
延伸閱讀:
每逢到訪一個新的地方,婆婆總愛到當地最人氣的市集湊湊熱鬧;
無論是連鎖店聚集的購物街、傳統手工店的老街、抑或是集合本土小食店或異國餐館的美食街,我都會去;畢竟最能深入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不就是從認識當地民眾的生活習慣開始嗎?
位於熊本中央區,鄰近「熊本城」的「通町筋」,可說是熊本最熱鬧最繁華的購物區了;
本來想試試長崎名物之一的雜錦麵,特地來到位於觀光通り的「思案橋」拉麵;(「思案橋」拉麵據說是福山雅治的愛店,每逢回鄉都會光顧這家麵店。現在亦是長崎人氣最高的雜錦麵店)沒想到專程來到卻摸了口大大的門釘(嗚嗚
雖然麵吃不成,不過可以順道逛一下旁邊也是值得一到的「觀光通り」。(是說來到了下午,婆婆還沒有吃過東西阿
甫進門便看見旁邊的「文明堂」分店。
不知怎的,每逢在外地看到以正體中文書寫著的「中華街」牌匾、到處掛滿大紅色裝飾的街道,婆婆心情總會有點微妙;別國的「中華街」,感覺跟香港相似嗎??其他國家是如何看待我們的中華文化呢?中華文化加入了當地獨有特色又會變成怎樣呢?
說起上來自己跟「中華街」真是有緣呢,無論是在南韓、抑或在日本,總會有一個「理由」,讓婆婆認識當地特色的中華街,真是很有趣的緣份呵
長崎「新地中華街」,與橫濱中華街及神戶南京町合稱成日本三大中華街(這次是婆婆首次在日本到訪中華街 ,是九州最多華人聚集的地方。
這裡是二戰的終點
但卻不是戰爭的結束。
「祝:世界和平」也許是你我客套的願望
然而在這裡
卻是最珍貴的祝福。
「在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02分(UTC+9),美國在長崎市投下名為「胖子」的原子彈,「胖子」於離地面500米的上空爆炸;爆炸6天後,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還記得婆婆看到「博多運河城」簡介的時候,心裡悄悄勾畫出的圖畫是 —— 一個沿著運河兩旁延伸,人來人往、五光十色的熱鬧市集;正因為熱鬧得像城,所以才叫「運河城」。
因此,當老人家看著地圖找到這個「心中所想的地方」時,那時真的以為自己走錯路了。(敲腦袋
「博多運河城」,既不是在河邊兩岸、亦不是市集,而是一幢建築物(應該說是一幢複式的綜合商業建築物XDD)。